


《經濟日報》荃灣區內除了大型工廈重建之外,隨着億京在楊屋道88號商住項目落成後,區內亦會再增添一個商場,以及1幢高層商廈,當中商廈呎租介乎每平方呎約23至36元。
楊屋道地皮由4幢大樓組成,其中3幢發展為樓高32層住宅樓宇,屬於住宅項目映日灣,提供840伙,而餘下一幢則為商廈PLAZA 88。
▪35層高 商業樓面65萬呎
PLAZA 88合共35層,包括約25萬平方呎的商場,以及辦公室樓面,總商業樓面約65.9萬平方呎。據發展商早前接受訪問透露,商場樓面呎租介乎33至120元;寫字樓部分呎租則約23至36元,並提供部分免租期。
事實上,隨着區內住宅項目陸續落成,亦有不少大型商場入伙。當中屬於西鐵荃灣西站上蓋的海之戀商場OP Mall,樓高4層,整體樓面面積約43萬平方呎,呎租由50至200元,租戶包括驚安之殿堂、海底撈、Ruby Tuesday等。當中內地火鍋店海底撈所開設新分店,租用商場樓面約8,000平方呎,月租約40萬元。至於最大手的租戶則為日本超市「驚安之殿堂」,租用5萬平方呎舖位,月租料約150萬元。
【工商規劃】荃灣逾10工廈重建 增340萬呎工商樓面
《經濟日報》位於荃灣的柴灣角工業區舊式工廈林立,受惠於政府推動工廈活化2.0,加快區內重建及轉型,區內目前至少10個工廈重建計劃,合共提供多逾340萬平方呎的工商業樓面供應。
荃灣屬於第一代的衛星城市,除了大量住宅發展外,亦發展出柴灣角及大窩口兩個工業區,當中位於荃灣西面的柴灣角工業區佔地達117.4萬平方呎,在上世紀60、70年代以紗廠、紡織廠等輕工業為主,設有南豐紗廠、中央紗廠等大型紗廠。
▪改劃用途增地積比 加快轉型
近年政府有見區內具有轉型的潛力,故此將整區改劃成「其他指定用途(商貿)」,再加上政府推出工廈活化政策2.0後,提供額外2成地積比率,加快區內的工廈重建步伐。目前區內至少有10個工廈重建計劃,預計未來能提供約340萬平方呎的工商業樓面供應,推動該區轉型成為新的商貿區。
▪理想集團廣場 改建新型工廈
除了大型工廈外,區內中小型財團近期亦參與重建,當中理想集團旗下荃灣白田壩街46至48號理想集團廣場,申請把地積比率上限放寬兩成至11.4倍,以便重建為1幢22層高的新型工廈,總樓面面積約8.9萬平方呎。
區內近年亦有不少大型重建項目,當中坐落半山街及沙咀道交界的中央紗廠1至5號廠房,麥格理嘉民亞洲基金在2012年以約9.45億元購入,該財團及後亦併購比鄰的沙咀道工廈,並進行拆卸重建。
當中,中央紗廠1廠部分的5萬平方呎地盤,申請重建作「非污染工業發展」,總樓面約57萬平方呎,而其餘第2至5號廠房的原址合共約7萬平方呎的地盤,市場估計,發展商之後亦會提出重建申請,若果同樣以地積比率11.4倍發展,將可提供接近80萬平方呎樓面。
另外,億京在2017年底亦以約21.6億元購入荃灣青山公路503至515號的永南貨倉大廈,該工廈佔地約5.08萬平方呎,發展商可補地價後,以地積比率12倍重建成商廈,可建樓面約60.96萬平方呎。
至於半山街18至20號慶豐印染廠,金朝陽 (00878) 則申請重建成25層高新型工廈,提供約28.5萬平方呎樓面,旁邊的通利琴行貨倉,業主也提出重建成銀座式商廈,提供寫字樓、食肆及零售商店服務等用途。隨着多個大型工廈陸續落實重建,柴灣角工業區的面貌將會煥然一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