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繼樓市被辣招打壓之後,香港車位突然升溫。近日位於香港九龍大角咀壹個物業車位以398萬港元賣出,成為九龍區最貴車位,而這壹價格也直逼香港部分樓價。
11月4日晚間,香港政府突然出手,所有個人及公司賣家,在香港購買第二套及以上住宅物業時需要繳納雙倍印花稅,稅率提升至15%。此後,香港樓市溫度驟降,成交量跳水,據美聯物業最新統計數據,截至11月21日,當月的香港住宅買賣註冊宗數為4896宗,較樓市最為火爆的9月的8038宗下降近四成。
然而,樓市的降溫,讓資金湧進其他投資標的。位於香港旺角西附近的大角咀的壹幢物業中,壹個車位以398萬港元賣出,成為九龍區“車位王”,該車位業主今年4月以250萬港元買入,升值60%。此外,這壹價格可在九龍的將軍澳附近購買壹套實用面積為400平方遲(約37平方米)的二手房。不過,以目前車位出租價格約為每月6500港元,年投資回報率約為1.96%。
據報道,位於香港新界元朗的天水圍某車位以85.5萬港元成交,創下物業車位成交價新高。而新界東湧的某物業車位以87.5萬港元賣出,原業主持貨兩月賬面獲利18.5萬港元,升值27%。“瘋炒”“癲賣”“喪搶”車位等字眼近期占據香港媒體的版面。
美聯物業統計資料顯示,截至11月21日,當月純車位註冊宗數約為655宗,而今年10月純車位註冊宗數約為783宗。截至目前,除今年1月及10月純車位交易宗數突破700,其他月份表現普通,最差為今年3月,僅有301宗交易。
美聯物業壹地產代理告訴財新記者,當前詢問車位的投資客戶較多,車位業主多為香港本地人,因需要資金周轉而放出車位,或為持有幾十個車位的大戶壹次性放出。
對於香港車位突然升溫,國際房地產咨詢公司萊坊高級董事林浩文表示,政府樓市出辣招後,二套房所需交付稅價升高至15%,然而,當前市場上資金充裕,住宅加稅使得壹部分資金轉移到停車位和寫字樓,還有壹些流向車位投資,由於停車位的買賣相對成本低,操作也比較容易,在最近兩周被炒熱起來。
相對樓市二套房較高的印花稅,香港車位的印花稅為出售價格的1.5%-3%不等,取決於車位的總價,其中,車位的價格在100萬-200萬港元之間的車位,收取1.5%的印花稅。
“現在車位的回報率比較低,投資者不是看回報率或租金,香港停車位緊俏,他們看的是未來價格的增長。”林浩文說道。他認為在香港壹些停車位不足的地區,停車位價格還有較大增長空間。
他續指,小投資者較少投資停車位,而當前市場上許多大戶買賣車位屬正常現象。大戶於幾年前低成本買入,現在賣出可獲得較高回報,“投資車位的最主要賺錢方式是把它賣出去,最近買賣車位的交易多,投資者購買意願強,現在可能是比較好的時間點賣出。”
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升向財新記者指出,近期香港住宅車位買賣增加,但不是常態,其主要原因在於車位買入後未必容易轉手,具有投資風險,同時投資回報率也偏低,甚至低至1%,因為並非好的投資工具,也不值得炒賣。
不過,並不是所有的香港車位都可以任意買賣,近20年建成的新小區,大多已不允許將車位出售予非小區業主,這意味著只有住宅業主才有權購買車位,更有小區要求車位的租客也必須在小區居住。
“車位之所以賣的非常貴,是因為香港市區的車位嚴重不足,有的小區甚至五個住宅單位對應壹個車位”,黃良升表示,“但是賣來賣去,大多是自用,如果是在郊區,十萬港元的車位都沒人要。”
黃良升還指出,日前壹些媒體、報刊盛傳車位瘋炒,壹個車位動輒三四百萬,但實際上是因為該車位所在的物業為高檔物業,通常壹套公寓已價值過億,因而車位需要上百萬也不算稀奇。
“現在買車位的壹點也不瘋狂,三年前那次炒賣,已經將能炒的車位都炒完了,現在新屋苑的車位需要小區業主才能買賣,能夠自由買賣車位的樓盤大多樓齡都超過了20年,因此不值得投資。”
http://www.hkproperty.com/HongKong/News/23600303.htm